观一部影片,铭记精神力量;读一本好书,学习榜样精神;做一件好事,践行奉献初心。在第62个全国学雷锋纪念日到来之际,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雷锋月主题系列活动,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团日活动、志愿服务以及趣味活动等多元化活动形式,动员广大学生深入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在校园内外焕发新时代生机。
聆听经典 传承榜样力量
3月16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4级延乔班全体学生前往安庆市独秀园,开展了一场以“传承雷锋精神,守护独秀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4级“延乔班”耿嘉欣以革命前辈事迹为引发表主题演讲,深度阐述了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4级“延乔班”团支书胡周岩勉励班级学生:“雷锋精神与革命精神一脉相承,我们要将优秀革命精神融会贯通,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除此之外,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会围绕雷锋事迹、雷锋名言、雷锋精神三个方面为学生们带来生动的主题宣讲,呼吁大家发扬“螺丝钉”精神,勇于奉献。

从雷锋雨夜送大娘回家,到雷锋利用休息时间帮工地运砖,“敬敷思源”志愿服务队走进安庆市华茂社区居委会,利用简笔画、漫画等形式,将雷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故事娓娓道来。“我们不仅要学习雷锋精神,更希望能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学雷锋、树新风的种子。”当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跃然“板”上,看着孩子们专注的模样,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3(3)班刘欣怡坦言,孩子们不再只是从书本上了解雷锋,而是能通过更多形式汲取榜样的力量。

“敬敷思源”志愿服务队还面向学院学子开展了“银幕品雷锋,纸笔寄担当”主题观影活动,组织同学们共同观看《雷锋1959》,感受雷锋工人时期的优秀品质和成长历程。观影结束后,同学们通过书写寄语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影感悟,并写下在雷锋月内计划要做的三件好事。思想政治教育2024级延乔班刘雨晗说:“我写下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围绕‘雷锋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开展主题宣讲、参与‘善行100’活动这三件事。我会在这些活动中贯彻我在影片中学习到的感悟”。
寓教于乐 播撒精神火种
几张彩纸、一把刻刀、一块垫板,随着刻刀在纸上游走,一幅幅雷锋的肖像作品逐渐清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4级延乔班宣妙妙在创作中融入自己的小巧思,用细腻的笔触和精巧的设计,完成一幅独具创意的雷锋画像。“刻纸不仅让我领略到传统艺术的魅力,更让我对雷锋精神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宣妙妙说,“雷锋精神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鲜活的力量,在新时代激励着我们勇于担当、无私奉献。”

3月16日,一场“雷锋日记”校园寻宝奇遇记引起了广大学生的参与。学生们要根据线索在校园内寻找隐藏打卡点,并随机抽取一项实践任务,包括“帮助同学解决一个困难”“为校园清洁出一份力”或“向陌生人传递一句温暖的话语”等等。“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深入学习了雷锋精神的内涵,深刻体会到奉献的意义,更加意识到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4(2)班的周楠坦言,未来,他会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精神,为社会贡献力量。
善行日常 传递向善能量
为出租车司机提供饮水补给、开展环保公益活动、分发雷锋精神宣传册……这个月里,在学校东门外、敬敷广场上、安庆菱湖公园中,总能看到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忙碌的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争做追“锋”少年,让青春暖流从学习延伸到实践,将丰富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24级“延乔班”余珍珠在寒假期间便参与‘暖冬行动—高铁站志愿服务’和‘公益小课堂—志愿者作业辅导’等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段时间,她依旧是追“锋”行列中的主力军,在雷锋月期间参与数次志愿服务活动。在她看来,志愿服务早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志愿服务不仅是帮助他人,更是自我成长的过程。”
本次雷锋月主题系列活动激励同学们以雷锋精神为引领,用实际行动争当雷锋精神的倡导者、践行者、传播者,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实施行为养成教育工程和实践服务体验工程的重要举措。未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以雷锋精神为引领,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长效化,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撰稿: 张淑慧 王宇 程睿可 王雨欢 摄影:兰之桦 谢瑞 王道宇 江玉祺 编辑:江伟 审核:邹斌 赵丽丽)